斑銅礦形成于銅礦床的次生富集帶,但不穩定,而被次生輝銅礦和銅藍置換。在地表易風化成孔雀石和藍銅礦。中國云南東川等銅礦床中有大量的斑銅礦。由于斑銅礦經常含有黃銅礦,輝銅礦顯微包裹體,廣東銅礦,其實際成份變動很大;因為在高溫時(>400℃)斑銅礦與黃銅礦,輝銅礦呈固溶體,低溫時發生固溶體離溶。如想了解更多銅礦的相關信息,黃銅礦,歡迎致電啟順礦產品進行咨詢。
斑巖銅礦床:產于中生代﹑新生代花崗閃長斑巖﹑二長斑巖﹑閃長斑巖等及其圍巖中。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礦石礦物以黃銅礦為主。銅品位一般小于 1%。礦床常為大﹑中型。如江西銅廠﹑黑龍江多寶山﹑西藏玉龍、驅龍等礦。
砂巖型銅礦床:產于中生代陸相砂巖與砂頁巖中。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礦石礦物以輝銅礦為主﹐其次為斑銅礦﹑黃銅礦等。銅品位多大于1%。如云南郝家河﹑四川大銅廠等礦。
赤銅礦的化學式為Cu2O,含Cu88.8%。屬等軸晶系。晶體呈細小八面體形,有時呈針狀或毛發狀稱為針赤銅礦;集合體呈粒狀、致密塊狀或土狀。暗紅色,銅礦砂廠家,條痕褐紅,具有金剛光澤或半金屬光澤。硬度3.5~4,比重6。
形成于外生條件下,赤銅礦主要見于銅礦床氧化帶,是含銅硫化物氧化后的產物。大量聚積時可作為銅礦石利用。主要分布于法國、智利、玻利維亞、南澳大利亞、美國等地區。在中國,云南東川銅礦和江西、甘肅等地區的銅礦區存在氧化銅。
您好,歡迎蒞臨銅陵啟順礦...,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