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鐵礦的理論化學組成為FeS2,Fe含量為46.55%,S含量為53.45%。常見Co和Ni呈類質同像替換Fe;As、Se、Te替換S。
(1)Co、Ni含量及Co/Ni比值
Co、Ni與Fe具有相似的化學行為,常常以類質同象的形式代替Fe而進入到黃鐵礦中。黃鐵礦其中的Co、Ni含量及Co/Ni比值有時是不同的,原因是形成黃鐵礦時的地質條件不同所致。滲濾熱鹵水作用成因的金礦床的黃鐵礦一般Co/Ni<1;而與巖漿作用有關的金礦床黃鐵礦一般Co/Ni > 1,其中與火山巖或次火山巖和接觸交代作用成因有關的金礦黃鐵礦中Co/Ni值均大于5,與巖漿熱液作用成因有關的黃鐵礦中1
(2)As、Se含量及S/Se比值
一般巖漿熱液型金礦中的黃鐵礦w(As)>1500×10-6,而變質熱液型金礦w(As)=500×10-6~1500×10-6。巖漿熱液礦床中黃鐵礦w(Se)>2×10-6,S/Se比值<1.5×104;沉積成因的黃鐵礦w(Se)較低,為0.2×10-6~2×10-6,S/Se比值>3×104。
(3)S/Fe比值
標準黃鐵礦S/Fe比值近似為2,而含金黃鐵礦中S,Fe含量與標準略有差異。一般將S/Fe比值小于2的稱為硫虧型,形成溫度較高;沉積成因的黃鐵礦主成分硫和鐵的含量與理論值相近或硫略多。黃鐵礦虧硫是As3-,Sb3-等離子與S2-類質同象代替的結果,并且在結構上出現空位,增加了構造缺陷程度,更有利于金的富集。所以虧硫可以作為黃鐵礦富金的標志之一。
硫鐵礦礦床類型圍巖種類主要金屬礦物及脈石礦物實例沉積,變質黃鐵礦床實質砂巖、千枚巖、泥質結晶石灰巖、片麻巖等金屬礦物以黃鐵礦為主,其次為磁黃鐵礦,有少量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脈石礦物以石英為主,有少量云母、碳質、方解石等大隆坪、杏樹臺等硫鐵礦變質;火山巖系中的含 銅 黃鐵礦床細碧角斑巖、石英角斑質凝灰巖等金屬礦物以黃鐵礦為主,其次為黃銅礦、黝銅礦、方鉛礦、閃鋅礦,脈石礦等。如想了解更多硫鐵礦信息,歡迎來電咨詢。
褐鐵礦含鐵量并不高,是次要的鐵礦石。褐鐵礦除了能提煉鐵外,還可用作顏料。
它是以含水氧化鐵為主要成分的、褐色的天然多礦物混合物。褐鐵礦呈多種色調的褐色,一般為鐘乳狀、葡萄狀、致密的或疏松的塊狀甚至土狀,也有像黃鐵礦那樣的晶體形狀(稱為假象)。褐鐵礦的含鐵量雖低于磁鐵礦和赤鐵礦,但因它較疏松,易于冶煉,所以也是重要的鐵礦石。
您好,歡迎蒞臨銅陵啟順礦...,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