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磁選工藝流程,不同晶系的磁黃鐵礦得到有效富集,其中大部分黃鐵礦進入尾礦,少量未完全單體解離的黃鐵礦則隨磁黃鐵礦進入浮選;在浮選工藝流程中,不同晶系的磁黃鐵礦可浮性差別較大,而不同晶體結構的黃鐵礦的可浮性并無明顯的區別。故對磁黃鐵礦的晶體結構研究現狀作如下闡述,磁黃鐵礦 (Fe1-xS,0 < x < 0.223) 常與多種硫化礦共生,具有單斜、六方和斜方三種同質多象變體,常見的為單斜和六方磁黃鐵礦。對不同的晶體結構 (單斜和六方) 的磁黃鐵礦的可浮性進行了研究,顯示單斜和六方的可浮性有明顯的區別[24]。蔡從光等人與梁冬云等人通過浮選試驗證明了單晶系磁黃鐵礦的可浮性優于六方晶系磁黃鐵礦,隨著 S 含量與 Fe 含量之比增大,磁黃鐵礦的晶體結構由六方晶系變為單斜晶系,磁性由弱變強,可浮性由差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