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鐵是鐵和硫的化合物通稱,主要有二硫化亞鐵、硫化亞鐵和三硫化二鐵。硫鐵礦石的85%以上用于制造硫酸,其次提煉硫黃。黃鐵礦當伴生的銅、鉛、鋅、銀、金、鈷、鎳等元素達到一定含量時可綜合回收利用如果遵照規格使用和儲存則不會分解,未有已知危險反應,避免酸.具有弱導電性,不溶于水和稀鹽酸,含銅磁鐵礦,溶于肖酸并有硫黃析出。
煉鐵不抓料等于瞎胡鬧”,哪里有磁鐵礦,這是流傳在煉鐵系統中的一句順口溜,也道出了原料對煉鐵生產的重要性。煉鐵領導班子進一步加深了原料質量與高爐穩定順行關系的理解,提高了對原料質量把關的重視程度,含硫磁鐵礦,推行“管理前移、重心下移”的延伸管理模式,牢牢牽住了原料質量把控的“牛鼻子”。
該事業部要求各系統以“放寬眼界、拓寬管轄、服務大局”為標準,盯好上道工序、服務下道工序,磁鐵礦,緊緊圍繞高爐,加強協調配合。根據這一標準,原料系統牢固樹立“原料是基礎、質檢是保障”的“大質檢”理念,主動延伸日常管理,抓好源頭管控,建立精粉、燃料供戶檔案,荃面掌握供應商信息。相關人員不定期深入廠家看貨、對典型值進行取樣化驗、研究比對。嚴格按照原燃料檢驗相關規定,加強進廠監裝、接卸、取制樣檢化驗等環節管控;嚴格把好外購焦炭進廠關口,細致制定《外購焦炭管理制度》,荃面實施駐廠監裝,建立入爐燃料預報和進廠、抽查、入爐復驗分析比對日報制度,確保數據真實、質量受控;針對焦化生產模式轉變、結焦時間縮短等變化,加強自產焦炭監督管理,緊盯配煤及庫存消耗,建立配煤臺帳,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快速解決問題,確保自產焦炭質量時時處于可控狀態。
采礦工作者常把礦床按產狀來分類。
一、按厚度來分:
(一)記薄礦體:厚度在0.6~0.8m的礦體;
(二)薄礦體:厚度在0.8~2m的礦體;
(三)中厚礦體:厚度在2~5m的礦體;
(四)厚礦體:厚度在5~20m的礦體;
(五)極厚礦體:厚度大于20m的礦體。
二、按傾角來分:
(一)水平礦床:傾角為0°~3°之間;
(二)緩傾斜礦床:傾角為3°~30°之間;
(三)傾斜礦床:傾角為30°~50°之間;
(四)急傾斜礦床:傾角大于50°的礦床。
三、按形態來分:
(一)層狀礦床:由于沉積原因形成;
(二)脈狀礦床:由于熱液作用,充填于縫隙中形成;
(三)塊狀礦床:由于充填、交代及汽化形成。
您好,歡迎蒞臨銅陵啟順礦...,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