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我們大都使用的球磨機,硫鐵礦廠家,主軸承都是巴氏合金瓦軸承,運轉阻力大、耗油量高,大型磨機的軸承還需配備潤滑站,維修保養困難,磨1噸礦石的電 耗在25千瓦時(KWH)左右;現在節能型球磨機主軸承采用的滾動軸承,磨1噸礦石的電耗在18KWH左右。采用干油潤滑,年節省潤滑油80%以上。大型磨機去掉了主軸承的潤滑站,維修保養一年只需一次,設備運轉率可以達到100%。
2、普通式球磨機的襯板,采用的是條形、階梯形、大波浪型,這幾種襯板的缺點是襯板磨損到一定厚度時,就產生彎曲、變形,導致不能使用;另一個缺點是襯板 的表面形狀簡單,鋼球與襯板的接觸面積小,研磨能力不夠,磨礦效率低,致使磨機的產量低。這里推薦大家采用雙U型襯板,硫鐵礦批發價格,這種襯板的優點是沿磨機筒體圓周方 向有波紋;沿磨機軸線方向有溝槽。磨機在運轉時,使研磨體提升高度大,硫鐵礦報價,與襯板之間的接觸面多提高了研磨效率,這種襯板比普通磨機會提高產量在6%以上。
本方法公開了一種基于從工業含鐵尾礦中提取鐵精粉的工藝,首先將工業含鐵尾礦在水中浸泡、清洗,隨后將所得到干凈的尾礦石送入研磨機破碎,其次將所得到的礦粉輸送到頻率為50HZ。電壓220V的高頻篩進行篩選,再次將篩選過的礦粉送入到濕式永磁輥式旋選機內進行磁選,后將初選合格的礦粉輸送到提純機內進行后的提純;采用該工藝可將工業尾礦中的鐵資源,做到zui大限度的利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明顯。
目前,常用的選礦方法主要有重選法、浮選法、磁選法、電選法。
1.重選法 重選法是根據礦物相對密度(通常稱比重)的差異來分選礦物的。密度不同的礦物粒子在運動的介質中(水、空氣與重液)受到流體動力和各種機械力的作用,造成適宜的松散分層和分離條件,從而使不同密度的礦粒得到分離。
2.浮選法 浮選法是根據礦物表面物理化學性質的差別,經浮選藥劑處理,使有用礦物選擇性地附著在氣泡上,達到分選的目的。 有色金屬礦石的選礦,如銅、鉛、鋅、硫、鉬等礦主要用浮選法處理;某些黑色金屬、稀有金屬和一些非金屬礦石,如石墨礦、磷灰石等也用浮選法選別。
3.磁選法 磁選法是根據礦物磁性的不同,不同的礦物在磁選機的磁場中受到不同的作用力,從而得到分選。它主要用于選別黑色金屬礦石(鐵、錳、鉻);也用于有色和稀有金屬礦石的選別。
4.電選法 電選法是根據礦物導電率的差別進行分選的。當礦物通過電選機的高壓電場時,由于礦物的導電率不同,作用于礦物上的靜電力也就不同,因而可使礦物得到分離。電選法用于稀有金屬、有色金屬和非金屬礦石的選別。目前主要用于混合粗精礦的分離和精選;如白鎢和錫石的分離;鋯英石的精選、鉭鈮礦的精選等。
以鐵礦為例,目前常見的鐵礦有磁鐵礦,褐鐵礦和赤鐵礦(統稱弱磁礦)及伴生礦.
1.磁鐵礦選礦
主要用來選別低品位的“鞍山式”磁鐵礦。由于礦石磁性強、好磨好選,國內磁選廠均采用階段磨礦和多階段磨礦流程,對于粗粒嵌布的磁鐵礦采用前者(一段磨礦),細粒、微細粒嵌布的磁鐵礦采用后者(二段或三段磨礦)。我國自己研制的系列化的永磁化,使磁選機實現了永磁化。70年代以后,由于在全國磁鐵礦選礦廠推廣了細篩再磨新技術,海南硫鐵礦,使精礦品位由62%提高到了66%左右,實現了冶金工業部提出精礦品位達到65%的要求。
2.弱磁性鐵礦選礦
主要用來選別赤鐵礦、褐鐵礦、鏡鐵礦、菱鐵礦、假象赤鐵礦或混合礦,也就是所謂的“紅礦”。這類礦石品位低、嵌布粒度細、礦物組成復雜,選別困難。
80年代后,選礦技術方面對焙燒磁選、濕式強磁選、弱磁性浮選和重選等工藝流程、裝備和新品種藥劑的研究不斷改進,使精礦品位、金屬回收率不斷提高。如鞍鋼齊大山選礦廠采用弱磁—強磁—浮選的新工藝流程,獲得令人鼓舞的成就。
3.多金屬共(伴)生礦選礦
這類礦石成分復雜、類型多樣,因此采用的方法、選礦設備和流程也各不相同,如白云鄂博鐵礦采用反浮選—多梯度磁選、絮凝浮選、弱磁-反浮選-強磁選、弱磁-正浮選、焙燒磁選等不同的工藝流程,以提高鐵的回收率,并綜合回收稀土氧化物。攀枝花鐵礦通過磁選獲得TFe53%左右的釩鐵精礦,磁選后的尾礦通過弱磁掃選-強磁選-重選-浮選-干燥電選,獲得鈦精礦和硫鈷精礦,回收鈦和鈷。大冶鐵礦采用弱磁-強磁和浮選,綜合回收鐵、銅和鈷、硫等元素。
您好,歡迎蒞臨銅陵啟順礦...,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