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礦床種類大致可分為:
海相火山巖黃鐵礦型銅礦床:產于下古生代石英角斑巖和細碧巖中。呈透鏡狀﹑似層狀。礦石礦物以黃銅礦﹑黃鐵礦為主。銅品位一般大于 1%。如中國甘肅白銀廠﹑青海紅溝等礦床。
超基性巖中的熔離型銅鎳硫化物礦床:產于下古生代純橄巖﹑輝橄巖﹑橄輝巖巖體的中﹑下部。呈似層狀﹑透鏡狀。礦石礦物以黃銅礦﹑鎳黃鐵礦為主。銅品位一般小于 1%。如中國甘肅金川﹑新疆喀拉通克等礦。
黃銅礦是主要的銅礦石礦物,它一般是由Cu,Fe,山銅礦石,S三種元素組成,理論組成(%)Cu 34.56, Fe 30.52, S 34.92,理論化學式為CuFeS2。一般工業要求(%):硫化礦是,邊界品位Cu 0.2-0.3,工業品為Cu 0.4-0.5;氧化礦石 ,邊界品位Cu 0.5,工業品位Cu 0.7。物理性質:黃銅礦呈黃銅黃色,表面暢游藍、紫褐色的斑狀色。綠黑色條痕。有金屬光澤,不透明,解理不完全,硬度3-4,精銅礦石,性脆,相對密度4.1-4.3。
斑銅礦的化學組成式為Cu5FeS4,上海銅礦石,為硫化物礦物。由于斑銅礦中常常含有黃銅礦、輝銅礦的顯微包裹體,其成分變化很大。斑銅礦為等軸晶系。單晶極為少見,通常呈致密塊狀或粒狀不規則狀集合體。新鮮斷面呈古銅紅色,表面常呈藍紫斑狀錆色而得名;條痕灰黑色。具有金屬光澤,不透明,銅礦石市場,無解理;硬度3,比重4.9~5。
斑銅礦可形成于Cu-Ni硫化物礦床、矽卡巖礦床及銅硫化物礦床的次生硫化物富集帶中。斑銅礦在氧化環境中易遭受分解而形成孔雀石、藍銅礦、赤銅礦、褐鐵礦等礦物。斑銅礦主要存在于美國蒙大那州的比尤特,墨西哥卡納內阿和智利丘基卡馬塔等。 在中國云南東川等銅礦床以斑銅礦的形式存在。
您好,歡迎蒞臨銅陵啟順礦...,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