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銅的主要成分是Cu,原生自然銅成分中有時含銀和金等。銅的晶體結(jié)構(gòu)屬等軸晶系,晶體呈立方體,但少見;一般呈樹枝狀、片狀或致密塊狀集合體。銅紅色,表面易氧化成褐黑色。條痕呈光亮的銅紅色。金屬光澤。硬度2.5~3,寧夏銅礦,具強延展性,斷口呈鋸齒狀,為電和熱的良導(dǎo)體,比重8.5~8.9。自然銅常見于含銅硫化物礦床氧化帶內(nèi),一般是銅的硫化物轉(zhuǎn)變?yōu)檠趸飼r的產(chǎn)物。
孔雀石的化學(xué)組成Cu2(OH)2CO3,屬單斜晶系。其晶體常呈柱狀。孔雀石的集合體呈晶簇狀、腎狀、葡萄狀、皮殼狀、充填脈狀、粉末狀、土狀等。在腎狀集合體內(nèi)部具有同心層狀,由深淺不同的綠色至白色組成環(huán)帶,銅礦公司,形似孔雀羽毛上的花紋,銅礦的選礦,所以得名。土狀孔雀石稱為銅綠(或稱石綠),一般為綠色,收購銅礦,但色調(diào)變化較大,從暗綠、鮮綠到白色;淺綠色條痕;玻璃至金剛光澤,纖維狀者呈絲絹光澤。解理完全;硬度3.5~4,比重4.0~4.5。
斑巖銅礦床:產(chǎn)于中生代﹑新生代花崗閃長斑巖﹑二長斑巖﹑閃長斑巖等及其圍巖中。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礦石礦物以黃銅礦為主。銅品位一般小于 1%。礦床常為大﹑中型。如江西銅廠﹑黑龍江多寶山﹑西藏玉龍、驅(qū)龍等礦。
砂巖型銅礦床:產(chǎn)于中生代陸相砂巖與砂頁巖中。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礦石礦物以輝銅礦為主﹐其次為斑銅礦﹑黃銅礦等。銅品位多大于1%。如云南郝家河﹑四川大銅廠等礦。
您好,歡迎蒞臨銅陵啟順礦...,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